《创造的起源》3:隐喻的根基

唐哲 2018-03-10 14:34:40 好文分享 10853 ℃ 0 评论

    几年前我儿子在国内过年,除夕夜看到放烟花。第二天他说了一句话来描述昨晚的情景,他说烟花“腾的一下直直的上去了,好像花一样打开,像星星一样”。当时我们全家都有点震惊了,心想这孩子连说话都没学全,现在居然用了个比喻!

    blob.png

    我这几天读威尔逊《创造的起源》这本书,突然想起我儿子这句话来。当时他还不到三岁,平时是没看过放烟花,但是也没怎么看过花儿啊,我们也没领他专门看过星星 —— 他为什么就对花儿和星星好像熟悉,要用花儿和星星去比喻烟花呢?难道说花儿和星星,是写在人的基因之中的吗? 

1.“先备”学习

    现在科学家有充分的把握,人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一块白板。我们的大脑中已经“预装”了很多东西,相当于是各种本能。比如婴儿刚出生没几天就能很好地判断人的感情。你对他发火他就会吓得哇哇哭,你对他笑他会感到很愉快。

    当然,DNA 编码能携带的信息量毕竟有限,不可能什么知识都给你预装好,绝大多数知识肯定得一边长大一边慢慢学习。

    但是心理学家有一个洞见。有些知识,虽然不是完全预装的,但也不是一点都没准备。进化的策略是在你的 DNA 里预装一个种子,给后天的学习做好准备,这样一旦要学的时候,你会学得特别快。这个机制,叫做“ 先备学习(prepared learning)”

    比如说语言就是一种先备学习。小孩一出生都不会说话,你教他中文他就会中文,如果你教他英文,他就会英文。中文和英文并没有预装在他的大脑中。但是小孩学习语言跟一个什么人工智能程序学语言还是不一样的,他并不是零基础!人对于学习语言是有准备的,孩子一出生就对人的语音特别敏感,在成长过程中会主动关注语言。孩子学语言学得特别快,那是因为人的大脑中肯定已经预留了某些和语言学习有关的东西,学语言只不过是往里填补而已。

    先备学习还表现在,像蛇、蜘蛛、陌生人这些可能有危险的东西,你不用特意教他,孩子似乎就知道应该离他们远点。当然这个所谓的“知道”也是学来的,但是这是有准备地学。

    威尔逊说,有人做实验,让小孩子从小就接触、甚至是把玩那些不咬人的蛇,那孩子就的确可以不怕蛇。但是!只要遇到一次事件,让他认识到蛇是有危险的 —— 并不一定是被蛇咬了,只要能认识到蛇的危险就行 —— 那么他从此之后都会非常怕蛇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学习“不怕蛇”很慢,但是学习“怕蛇”,就是一瞬间的事儿。这说明怕蛇是一种先备学习,我们基因中已经预留了跟怕蛇有关的信息,只是需要一次触发才能真正学到而已。

    那由此说来,既然人类演化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花和星星,我们喜欢花和星星,是否也是一种先备学习呢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自然选择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预设了各种偏好,很多东西你可能现在还没感受到 —— 但是等你将来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,你的偏好会被激发出来。

    有些事物是一旦见到,就再也不能忘记了。……就好像你们“前世”很熟一样。

    咱们前几天讲《以大致胜》的时候说过,说服别人的一个好办法是“先同步、后领导”。感情同步,本质上不就是跟人头脑中预设的东西取得同步吗?

    那么文艺创作最好的办法,就是调用观众“前世就很熟”的那些东西。你要是能做到这一点,让人感觉“虽没见过,却看着面善,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” —— 那可是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效果。

    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手段,就是比喻。 

2.明喻和暗喻

    任何写作课程在讲到比喻的时候,都会讲明喻和暗喻。

    所谓明喻(simile),就是明确的告诉你这是一个打比方。比如“你的眼睛像大海”,还有我儿子那句“烟花就好像花一样打开,像星星”。其中有“像”这个字,这就是明喻。

    写作课老师会告诉你,明喻太直白了,是个低端的写法。

    高级的比喻方法是暗喻,或者说隐喻(metaphor)。暗喻中没有“像”这个字,是直接把一个东西当做另一个东西说。

    比如如果我儿子能整一句“群星瞬间升起,烟花在春夜绽放”,那就真不是三岁小孩的水平了。说“你的眼中有深邃的神秘”,也比直接说“你的眼睛像大海”强多了。

    暗喻在诗歌中非常常见,比如“载不动许多愁”这句话中,愁似乎是有重量的 —— 但是李清照又没有明说什么“我的愁啊就好像有了重量一样”,显然李清照的说法更高级。

    威尔逊认为,比喻这个艺术形式,对人类太重要了。他说如果没有语言,人类就还是动物;但如果没有比喻,那人类就还是野人。

    比喻的本质,是用一种事物去形容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,这是一种创造。为什么把眼睛比喻成大海?大海和眼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,但是如果你能从眼睛里找到大海的感觉,这就非常文艺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比喻可以调动人的感情。威尔逊说比喻是对语言进行感情投资,用感情鼓动人心,去推动文明进步。当然这又回到了昨天说的文艺要为群体进化做贡献的说法。不过你要是不喜欢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,我们还可以借用《以大制胜》那本书的语言:比喻,是一种说服力。

    威尔逊并不介意什么明喻暗喻的区别,我也觉得没有本质区别。能找到一个新鲜有趣而又调动了感情的说法才是关键。比如威尔逊引用了叶芝的两句诗 —— 

    Two girls in silk kimonos, both

    Beautiful, one a gazelle.

    两个都穿着和服的少女,

    美丽,其中一个像瞪羚。

    把女孩比喻成瞪羚,有没有“像”字都是高明的。

    比喻还可以用在幽默上,威尔逊举了两个例子。比如你要形容一个外向但是专横跋扈的人,你可以说“他是一头永远在寻找瓷器店的公牛”。如果你要形容一个自恋的人,你可以说“他是他自己心中的传奇”。

    比喻要想用得好,就得调用人们文化中已有的东西。比如现在各种文化中,狐狸,都被用来形容聪明、秘密又自私的人,这是因为狐狸给人的本能印象就是这样。当然,如果你能在狐狸身上发掘一种新感觉,那绝对是创造,但是创造不能凭空而来。 

3.类型片与原始人

    好的文艺作品都要跟人心产生某种共鸣,而所谓“人心”,其实就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头脑中留下的偏见。文艺作品要做的,就是利用这些偏见跟你说话,这样你才能听进去。

    威尔逊特别强调了“大草原假设”这个思想。“大草原假设”认为,我们现在的各种偏好,往往都是由我们的祖先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生活经历决定的。

    比如说,很多伟大电影的剧情,似乎都能找到原始人生活的影子。威尔逊自己把一些经典电影总结出几种原型 —— 

    英雄故事。讲的就是和敌人斗争、和自然斗争,然后取得胜利,自古以来这都是最受欢迎的故事。

    悲剧英雄故事。起源于原始部落的领导人。故事里的领导人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权力,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。因为这个缺点,导致他犯了一个大错,自己和整个部落都遭受失败。像《公民凯恩》、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、《教父》这些电影,都有因为领导人自身缺陷而犯了重大错误的剧情。

    怪兽片。人类从原始社会以来就害怕荒野中的大型捕食动物,这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非常强烈的一个情感。

    探索。采集狩猎的时候,我们得东找西找,像《印第安纳琼斯》之类的探险寻宝电影就是这个类型。

    友谊。一般讲述的是两个男性或者两个女性联手去办成某件事,故事和爱情无关,突出利他主义和合作。

    新世界。在历史上,人类也是在不断地发现新领地。

    这些类型片之所以好使,因为它们不是哪个剧作家或是小说家拍脑袋就编造出来的,而是人的基因里就有这些东西。能从人类演化史中找到根源,这个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。
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文艺创作是在迎合进化带给我们的偏见,可偏见毕竟是有局限的。如果文艺永远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上,那恐怕是死路一条。那文艺到底应该往哪去呢?明天,咱们还有关于这本书的最后一讲。 

| 由此得到

新生儿不是空白的计算机,

系统都预装了子程序。

明喻是公然的调用,

暗喻是克制的惊喜。

伟大作品直通洪荒之力,

让宝玉遇见黛玉。


本文TAG: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填写验证码
«    2025年1月    »
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
搜索
网站分类
站点信息
  • 文章总数:95
  • 页面总数:1
  • 分类总数:4
  • 标签总数:19
  • 评论总数:99
  • 浏览总数:765595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唐哲 - 和仲科技